![]() |
地址:河南鄭州高新區化工西路 電話:037155611699 手機:15238303999 郵箱:1580720135@qq.com 網址:http://www.townendpress.com |
近年來,土壤環境破壞嚴重,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居住、身體健康,所以土壤修復防治行動很有必要,且再很早受到關注?,F在正是土壤環境修復治理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監管治理與市場化工具雙強化。
一、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首次全國土壤詳查及監測網建設預計于2020年年底完成,其成果將系統性指導“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助力精準解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問題,且土壤監測也將進入常態化,技術手段、制度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進一步壓實各級政府責任。我國“十三五”規劃首次提出土壤環境約束性指標,但因為此前污染底數不清、監測能力建設不足等原因,難以實現有效的考核監督。目前國家正在組織相關實踐探索,待“土十條”終期考核完成后,相關經驗將助力“十四五”期間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職責,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時,土壤詳查結果將按照一定的程序、以合適的方式予以發布,將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三、建設落實土壤污染責任制度體系。“誰污染、誰修復”的落實不到位長期以來限制了土壤修復行業發展。我國提出到2025年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其中“落實各類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誰污染、誰付費’政策導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生態環境部目前正在編制建設用地、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暫行辦法,預計將于“十四五”出臺實施,將結合監管執法進一步壓實污染責任人責任。
四、完善市場化工具改善資金短缺問題。因污染底數不清、資金需求規模不明等原因,“十三五”時期部分地區存在污染土壤修復防治專項資金落地難、使用效益偏低等問題;省級基金等投融資機制、“土壤修復+”模式等也尚未成熟。各地目前正在加快推進試點示范工作,如何在各類探索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合理調動市場投入土壤修復的積極性,將是“十四五”時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五、不斷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目前我國土壤環境標準規范仍然存在背景值和環境基準嚴重不足以及缺乏技術規范性文件等問題,難以支持國家及區域土壤環境標準化和差異化管理。在土壤詳查與監測網堅實數據支撐下,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土壤環境標準、原位熱脫附等技術規范、污染土壤與修復植物資源化利用、污染地塊修復后期管理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將持續完善標準規范體系,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